首页 资讯中心 公司动态

做复读生,怎么了

       高考失败,怎么办?

       来自广西农村家庭的“复读狂人”唐尚珺曾经写过答案。决定参加2024年高考后,他在山里的球场写下微博:“不是每个球都会进,也不是每个愿望都这么容易实现。”

       与许多农村娃娃一样,这位折戟的学子再次选择了复读。他只是比一般人更执着,第一次复读没考上清华,一遍遍重新来,直到14年过去,仍未“上岸”。

       唐尚珺是个例,背后却是无数复读生群体的心态映照。

       广州高山学校的校长张惠,退休后开始专注复读生教育,至今已经26年。她告诉南风窗,随着社会与高等教育的发展,学生和家长对复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。这是一群在学习阶段被刻板印象定义的笨小孩、失败者。

       但多读了一年,人生就会发生逆转吗?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叶剑涛根据 “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数据(PSCUS)”,调研了2700多名复读生。他发现,在大学生内部,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通过复读考上大学的概率有显著差异。

       结果是,“弱势阶层子女通过复读考上普通大学的发生比更高”。

       为了看到复读生逆袭的轨迹与改写的命运,我们走进了张惠的复读机构,观察了这里的日与夜。在“高四生”忘我的学习世界里,你会发现,好的教育通常在细节凸显,但内核通常是相似的:给予个体公平流动的机会,以及改变命运的希望。

       如80岁校长张惠坚持的,“我要他/她们发现,自己原来这么聪明。”

重启

       高山学校的主校区并不显眼。在广州繁华老城区一栋写字楼的四层,白炽灯通常亮到很晚。走出电梯,写字楼的走廊映着一幅标语:“我们也许真的无法成为伟大的人,但却可以在生命中拥有若干伟大的时刻。”

       这里,每年6月至9月,是来访者最络绎不绝的时候。学校的活动室摆满了桌椅,坐着前来问询家长。张惠记得,有些人的高考成绩还没出来,家长和孩子便开始咨询复读的事宜。

       想复读的也许不止是考生本人。她见过很多“望子成龙”的家长,在子女高考出分以后感到了心理落差:“凭什么就我家小孩不能考上大学?我现在再要一次机会。”中国家长对高等教育强烈的心理渴求,让高山学校的咨询室里,来者经常是头发花白的中年人。

       张惠记得多年前的一位寡言的父亲。在入学咨询环节,他几乎没怎么说话。等到众人散去,他走到张惠面前,问她:“校长,我能不能在你面前哭一次?”

       她当即无法理解这个“请求”。直到这位父亲爆发了哭声,对她说道:“我也想表达一下——现在栽培一个孩子,实在太难了。”

       高考的成败在许多教育学和社会学的研究里,都与家庭背景绑定紧密。清华大学的“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”显示,缺乏教育资源和家庭指导的“第一代大学生”群体中,复读生的比例显著地高。

       这份调研发现,2011年至2018年,“第一代大学生”参加复读的比例为19.91%,而“非第一代大学生”复读的只有11.76%。

       2021年,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发现,在基础教育过程中,由于弱势家庭的孩子在各方面处于劣势地位,导致在初次高考中也处于不利地位,只能通过复读提高获得高等教育的概率。

       “以时间换成绩,这是他们最无奈也是最优的选择。”该研究表示。

高山学校在读生

       以时间换更好的成绩,促使着众多家长和学生踏上复读之路。在高山当了5年班主任的丁相玉告诉我,在高山,复读学生的群体主要有几类,一小部分是没考上梦想大学的尖子生。

       再下一层,是高考上了本科线,但还达到公办线的学生。“这个群体有一个比较典型的特点:过度自信。”丁相玉说。多数情况,这类学生看上去掌握了所有知识点,但“处于一瓶水不满的情况”,学习还不够踏实。

       还有很大的一部分复读生,第一次高考的分数在本科线上下,是以前学校的“差生”,只能上三本院校。

       “这类人的共同点是:没有自信。”

       我问她,没有自信的学生们如何下定决心,面对又一年的残酷备考?

       丁相玉说:“他们中的很多人对结果不甘心。”不甘心失败的心理,促使了改变的发生。带着再活一次的心态,他们决意在高山,重启一次高三。

看见

       在高山,学生的时间是最宝贵的——一节课的时长是80分钟,是传统课堂的两倍。一周有六天时间都在上课、考试。身处这栋写字楼,你很容易可以发现,学生的脚步比上班族得还快。

       教师的节奏也风风火火的。带着黑框眼镜的丁相玉步伐很快,采访结束转头就消失在了走廊里。高考倒计时100天,她也时间紧迫。前段时间,她把班上30多位同学在过去半年9次大考的成绩都打了出来,逐个分析了一遍。

       圈出每位同学优势和最短板的科目后,她接着给每个同学的成绩单上写留言,大意是:“你的优势在哪里?需要弥补的弱势是什么?在我心目中,你是一个可以达到什么高度的人。”

高山学校每天设有专门的答疑时间

       这位90后女孩也是第一次当教师。2018年,从湖南一高校英语专业毕业时,丁相玉做了专业对口的外贸员。只干了半年,她决定从外贸公司离职,投入更适合自己的教培行业。

       但连她自己也没想到,命运般阴差阳错,她接触了一群读书时从未深入了解的“差生”群体。

       她和我坦言,第一年教复读生时,自己很痛苦,“很难理解为什么他/她能把那么简单的数学题做错”。有时候,她忍不住想对他们发脾气。

       “我回想当时我读书时,如果到了这个节点,我们已经很着急了,但(紧迫感)从他们身上是看不到的。”

       直到经历了第一年教学,与更多前辈积累教学经验后,丁相玉才找到与复读生相处的方式。

       打开心灵大门的第一步,是看到个体。

       丁相玉告诉我,很多复读生在高中阶段是被忽略的、沉默的大多数。“上学时,老师最关注的可能是成绩上游的同学,或者是最下层调皮捣蛋的人。但是往往处在中间的这一批人,最容易被老师忽略。”

       来高山复读后,丁相玉想让这些被熟视无睹的小孩,体会被看到的感觉,那种被正向激励推着前进的滋味。

       她要在一开学就给高四孩子们重建信心。而这个步骤,需要师者拥有经验和耐心。

       丁相玉的办法是,先按照个人特点,为每个人把各阶段的目标确定好。在教学时,她以鼓励和表扬为主。“等目标从低到高,逐渐达成的时候,慢慢地,他/她们就会对自己有信心了。”

       面对不同个体,她希望打开各自的心扉。“我在与个人对话和交流的时候,会不停地挖掘他究竟是怎么想的:想考什么样的学校,想证明什么。每个学生的身上都会有那么一点不一样的东西,找到了以后,这个学生就会很好带。”

       她记得一个小孩,在高山呆了两年。因为父母离异的关系,他一直闷闷不乐,甚至因此陷入抑郁,几个月无法出门上课。

       无法上课的日子里,2021年,丁相玉经常给他打电话聊天。

       到了第二年,让丁相玉感到欣喜的是,在交流时,他开始“愿意把心事都跟我说,愿意求助我。” 

       她知道,钥匙打开了门。

       这个学生最后成功考取了梦想大学。

教育的力量

       当不甘心的学生,遇到了高度体察人心的教师,教育带来的化学反应悄无声息地发生了。

       校长张惠在这一行呆了26年。但丁相玉和我讲述起她时,想起的是这位老太太每年都会与教师一起送学生高考。6月的南方太阳经常火辣辣的,她却记得,校长会站在大太阳底下送考,从来不会往树荫底下挪一挪。

张惠校长送考现场

       张惠和我讲述,这一行是理想主义的天堂,高考有着改变他人人生的作用。但她想给学生的,是再活一次的体验。“高四不是高中几年的简单重复,而是让人发现,自己原来不是笨小孩,你的能力和智慧是被压抑了。你还可以再来一次。”

       于是,高山学校和很多机构不同,这里的班主任不承担教课任务,负责全职带学生,观察每个学生的动态。“别人都说我是教育行业的傻瓜。请班主任不教书,多高的成本啊。”张惠说。

       同时,复读阶段也有更频繁的考试。一位知乎网友回忆,“在高山,早上有早练,中午饭后有小练,晚上有晚练,每周六发卷子下来模拟考试;12月和4月分别有长达六周和两个月的连续考试……这种连续考试确实很辛苦,但是经历几次也适应了节奏。”

       丁相玉也对我承认,这是管理更严格,“没那么自由”的高四生活。学生的进退和变化会被班主任发现。一些学生告诉她,在高山一周做的卷子,“快抵上我原来一个月或者是半个学期”。

       以做题抢时间、换取成绩,也许正如许多研究所说,是面对复读阶段学生无奈的策略。一切仍是为了挤高考独木桥时,人的脚下可以拥有更防滑的鞋子。

高山学校学生饭堂

       2021年,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丁延庆团队在《高考复读有用吗?》指出,以宁夏省为研究样本,根据断点回归结果,“二本线下10 分以内的学生复读率明显偏高,且有显著的正向收益”。

       而在高山,教育者最希望的是,用一年的奋斗,学生不仅可以收获成绩,还有希望、爱与勇气。

       一个学生在知乎写道:“我感谢高山。复读本身就是一场艰难的冒险。说怨(辛苦)肯定有,但当我从考场走出来那一刻起,我与自己和解。至少我可以坦坦荡荡地告诉所有人:‘我有在成长哦’。高山的考试让我能不断地调整考场心态,面对任何题目都能不产生太大的情绪波动,这是我的收获。”

       2024年3月6日,bob体官网入口(简称“bob体官网入口”)与广州高山文化培训学校代表在广州记者乡村俱乐部签约,广报高山学校正式筹办。这是“媒体+教育”的转型跨界与深度融合,共同创建广东省首个全日制高考复读学校园林式校区。

广报高山学校鸟瞰图

多功能课室

       据悉,在签约仪式上,双方代表启动了广报高山学校新校区的改造建设。新校区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山前旅游大道,在广州记者乡村俱乐部基础上改建,占地近50亩,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。新校区改建完成后,广报高山学校将形成“一校三区”优势办学机制。

       事业似乎更加忙碌了,而80岁的张惠仍乐此不疲。她总能回想起,约60年前,她抵达师范学校报到时,抬头看到墙上的一句话:

       “亲爱的同学,祝贺你选择了青春常在的事业。”

       转载自:南风窗